晴空如洗映云閑,動脈綿延萬里連。11月4日,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灑落在呼倫貝爾大草原腹地,國家能源集團雁寶能源運銷公司線路維修班班長楊武龍正趴在鐵道線上,用他二十余年練就的火眼金睛判斷鐵路線路水平高低。
初冬的草原,氣溫已經(jīng)降至零下十度,冰涼的鋼軌貼到臉上帶來刺骨的寒冷,但聚精會神的他卻全然不顧。作為一位經(jīng)驗豐富的老線路工,他對57.12公里公司自營鐵路線對煤炭保供的重要性有著深刻的理解。要想讓群眾溫暖過冬,就必須加強線路檢修保養(yǎng)力度,讓鋼軌以最健康的狀態(tài)迎接滾滾鐵流。
圖為目測鐵道線路水平高低
早上8點15分,楊武龍接到緊急檢修任務,雁南站鐵路線T35點至T49點區(qū)間路段出現(xiàn)一些不明原因的小故障,雖然尚未影響煤炭運輸,但猶如一枚定時炸彈,隨時可能引發(fā)大問題。楊武龍和他的團隊迅速趕到現(xiàn)場,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冒著刺骨的寒風,他們沿著鐵道前行。年輕的小張入職不久,他緊緊地裹著棉衣,可還是忍不住瑟瑟發(fā)抖。楊武龍拍了拍他的肩膀,“小伙子,習慣就好了,這鐵道上的風啊,就像個調(diào)皮的孩子,總是愛折騰人?!眮淼焦收蠀^(qū)域附近時,楊武龍憑借多年的經(jīng)驗,很快發(fā)現(xiàn)了一處鐵軌細微變形?!皢栴}可能就在這兒,這鐵軌的變形雖然不大,但機車長期碾壓,可能會導致更嚴重的后果?!?/span>
圖為檢查線路道釘、螺栓
于是,隊員們迅速行動起來,大家操起工具、器械,準備對鐵軌進行起道、搗固。然而,問題比他們想象的要復雜,由于鐵軌變形,周圍的道釘也出現(xiàn)了松動,有些甚至已經(jīng)彎曲。要修復鐵軌,必須先把這些有問題的道釘、螺栓全部查找出來。
劉曉鑫是隊伍里最有經(jīng)驗的巡路工,他彎著腰,眼神專注地盯著鐵軌。他手中的檢查錘輕輕舉起,如同對待珍寶般小心翼翼,然后有節(jié)奏地敲擊著鐵軌。每一下都控制著力道,側(cè)耳細聽聲音,同時留意著道釘、螺栓的狀態(tài),不放過任何一絲可能存在的隱患。逐一判斷長1200米的線路中62個道釘和螺栓,找出有問題的并及時更換。
圖為線路起道作業(yè)
處理完有問題的道釘、螺栓后,接下來是修復鐵軌,這需要精確的測量和專業(yè)的技術(shù)。技術(shù)人員李繼堯拿出測量工具,認真地測量著鐵軌的各項參數(shù),然后指揮大家使用搗固機、起道機等設備,對變形的鐵軌進行矯正、穩(wěn)固。大家齊心協(xié)力,喊著整齊的口號,一點點地將鐵軌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
經(jīng)過數(shù)小時的奮戰(zhàn),故障路段終于修復完成,整個鐵道線路恢復了正常。大家疲憊地坐在鐵道旁,凍得通紅的臉龐上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圖為測量線路軌距
寒來暑往,歲月更替,這樣的場景幾乎每天都在上演。楊武龍和他的團隊穿梭在鐵路線上,用心守護著這條“烏金之路”,他們用自己的辛勤汗水和堅韌不拔的精神,保障了鐵路運輸大動脈的安全暢通。他們用行動詮釋著“使命在肩 保供有我"的責任與擔當,在這條能源保供的”烏金之路”上點亮守護之光。(王國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