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華電能源召開董事會,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部分碳排放配額結余量進行交易的議案》。次日,華電能源發(fā)布公告稱,公司擬在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以大宗協議、掛牌交易等多種轉讓方式出售碳排放配額約298萬噸,出售價格約為90元/噸(含稅),交易總金額預計約2.6億元,實際以成交價格為準。
公告顯示,目前,華電能源2022年度之前碳配額盈余存量合計151.18萬噸,2023年度約155.27萬噸,共計306.45萬噸。
今年5月1日起,《碳排放權交易管理暫行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正式施行?!稐l例》規(guī)定,納入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的溫室氣體重點排放單位以及符合國家有關規(guī)定的其他主體,可以參與碳排放權交易。重點排放單位可以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購買或者出售碳排放配額,其購買的碳排放配額可以用于清繳。
碳排放配額是政府分配給控排企業(yè)在指定時期內的碳排放額度,如果企業(yè)的實際排放量小于國家分配的配額,就可以交易多余的配額。
華電能源表示,為有效盤活存量碳資產,滿足國家碳排放配額結轉政策要求,并結合自身發(fā)展需要,對部分碳排放配額結余量進行交易。出售所得資金將用于公司主營業(yè)務經營,補充公司未來發(fā)展的資金需求。此外,出售碳排放配額相關收益計入非經常性損益,預計將對公司當期財務產生積極影響。
《全國碳市場發(fā)展報告(2024)》(以下簡稱《報告》)顯示,截至2023年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4.42億噸,累計成交額249.19億元。其中,第二個履約周期(2021、2022年度)碳排放配額累計成交量2.63億噸,累計成交額172.58億元,交易規(guī)模逐步擴大,交易價格穩(wěn)中有升,交易主體更加積極。
除華電能源外,今年以來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公布碳排放配額交易信息。
今年5月,贛能股份宣布擬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出售碳排放配額約29萬噸,成交均價不低于90元/噸,預計交易總金額不低于2610萬元。截至7月末,贛能股份已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大宗協議轉讓方式出售碳排放配額29萬噸,成交價格為92.60元/噸(含稅),交易總金額為2685.40萬元(含稅)。
根據富春環(huán)保9月11日披露的公告顯示,近期公司子公司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以協議轉讓、單項競價及其他符合規(guī)定的方式共計出售2019年至2022年碳排放配額結余量26.79萬噸,成交均價94.57元/噸,交易總金額2533.75萬元(含稅)。
山鷹國際9月25日公告稱,公司及其下屬子公司擬通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系統以大宗協議、掛牌交易等多種轉讓方式出售碳排放配額約100萬噸,出售價格不低于90元/噸(含稅),交易總金額約9000萬元。
南開大學金融發(fā)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表示:“提升碳市場交易活躍度,一是通過《條例》等法規(guī),為碳市場提供法律支持和規(guī)范,增強市場參與者的信心。二是優(yōu)化配額分配機制,引入市場機制,如拍賣等,提高配額分配的效率和公平性。三是加強碳排放數據的監(jiān)測、報告和核查(MRV)體系建設,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透明度,為市場交易提供可靠的基礎數據支持。四是需要鼓勵金融機構創(chuàng)新碳金融產品,如碳排放權質押貸款、碳基金等,提高市場流動性。五是應該擴大碳市場的行業(yè)覆蓋范圍,納入更多高排放行業(yè),如鋼鐵、水泥、鋁冶煉等,增加市場參與主體的數量和多樣性。”